温州心理咨询师徐玉亭 | 为什么孩子一玩手机游戏,就停不下来
2023-11-20 09:01


小顾班上的同学一直在讨论手机游戏,

看着小伙伴玩得这么开心他也忍不住玩了起来,

没想到一下子就被迷住了。

每天放学后,

他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玩游戏,

爸爸妈妈和他说话也不理,

吃饭也需要爸爸妈妈喊很多遍,

才不情愿地放下手机。

由于一直把心思放在游戏上,

小顾的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快,

小顾心里虽然很着急,

但每次放学回家还是忍不住想玩游戏。

 有时候明明眼睛很疼、身很累,还是忍不住?

游戏面前,为什么控制不住?



正负反馈循坏

正反馈: 在心理学上,正反馈会激励继续努力。负反馈:会让你感到失望,去动力。在网络游戏中,在打怪、升级、完成击杀的过程中获得了正反馈。自然每次玩完之后,心里就会想着继续玩,再次获得正反馈。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个循环。


卓越的成就感

生活是艰难的,即使你付出了努力,耗尽自己全部的热情去做-件事也不见得会获得好的结果。
但在游戏里却不一样,只要努力就能成功,这种形式会让你很简单地获得卓越的成就感。
比如,在游戏中充很多钱,拿着量好的装备,很容易就会获得胜利,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是你所渴望的,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。



激励和认可

渴望被认可,但这种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,而游戏却绘予了你足够的认可,两者对比之下,就越来越迷恋玩游戏的感觉。
好胜心:很多人都有好胜心,当你在游戏中输掉后,会一直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,想要赢回来。
而游戏的机制恰恰就是在操纵玩家的输和赢,你总,是输,偶尔赢一把就会让你很开心,你也会尽力追逐这种短暂的开心扮演欲:一些粉演类的游戏能给你极大的代入感,符合你平时幻想中的场景满足你的内心。


“奶头乐”理论

之所以沉迷于游戏,是因为每一款游戏都符合“奶头乐理论”。

什么是“奶头乐理论”?

“奶头”即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,比如网络、电视和游戏等,用这些“奶头”填满人们的生活、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,令人沉浸在“快乐”中,不知不觉丧失思考能力,无心改变现状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奶头乐理论”





来源:温州海之莲心理咨询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