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冷暴力“孩子很受伤”采访实录
2018-01-27 16:38
本文源自媒体现场采访林仕锟老师实录文字稿。

关于家庭冷暴力“孩子很受伤”

对于家庭冷暴力来说,虽然没有拳打脚踢,但却是长期的精神折磨。不但父母自己折磨,更是让这股负面能量折磨到孩子。没有武力,却很无力。当孩子得不到感觉的连接,爱就失去了信号,于是这种没有爱流动的家庭就很让孩子受伤。甚至伤害性大过实质的暴力行为,因为孩子所有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关注和呵护的感觉。

对孩子会带来哪些具体的伤害呢?

假如一个孩子在冷暴力的环境中成长,基本上很压抑自己的七情六欲,孩子会得不到作为孩子的权利。一方面孩子无法连接父母的情绪,另一个方面很要紧的是,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压抑自己的情绪,这种孩子假如在6岁之前生活在经常家庭冷暴力中的时候,就会失去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。

为什么是六岁?

有时候冷暴力矛头不是指向孩子,而是夫妻之间的冷暴力波及孩子,而孩子因此不能够感受爱与快乐,所以会发展出性格扭曲现象。6岁之前往往很多家庭就存在冷暴力的现象是普遍的,比如夫妻之间、与孩子之间的冷暴力现象,这个阶段孩子的人格发展重要的时间,假如在家庭中存在冷暴力,孩子也会印记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模式。

一个家庭和谐氛围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,如果孩子一直被这种“失和谐状态”笼罩,年长孩子就会导致自信心不足,

是的,那有什么方法来减少或者避免冷暴力吗?

对于家庭冷暴力的对策也好,规避也好,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意识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度提升。这是根本性的让家庭远离冷暴力的方法,就是夫妻意识提升,亲子意识提升,关系和谐度提升。冷暴力最关键的成因被终止,那么孩子就能远离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。当家庭成员在和谐情绪中流动,情绪就不会影响孩子。所以,作为父母就该对自己负责,做好自己的情绪处理,学习积极生活模式。当出现一些极端情感的时候,就应该寻找心理咨询师求助。
 
那孩子在面对父母冷战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?或者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调和?

孩子面对这样的家庭冷暴力,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就很困难做到自我调整了,因为孩子被动接受的机会多于主动调整。同时,低龄孩子自我意识不够完善,所以不太容易让孩子自己做出有效的调和。我们也没有理由让孩子自己去做出调整,这是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。学校和社会功能完善,可以让孩子从中得到一些缓和,比如多参加集体生活,德育体验等。




乐清心理咨询专家预约:62557120
温州青少年心理专家:83157120
来源:未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