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 多与人交往,摆脱孤独。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,会习惯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,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。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。当你真诚的关 心别人、帮助别人,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时。你会欣喜地发现,你获得的比你给予的更多。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。孤独只会使抑 郁状态更加严重。 3、 增强自信心,做情绪的主人。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,并保持乐观心情的。所以,要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;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 如何评价;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;要学会容忍,培养坚忍的毅力;用积极进取精神取代消极思想意识;把事情看透,心胸开阔,情绪就能保持稳定。 面对挫折 人生在世,谁都会遇到挫折,在受挫折的时候,不妨试试以下方法: 第一、沉着冷静,不慌不怒。 第二、增强自信,提高勇气。 第三、审时度势,迂回取胜。所谓迂回取胜,即目标不变,方法变了。 第四、再接再厉,锲而不舍。当你遇到挫折时,要勇往直前。你的即定目标不变,努力的程度加倍。 第五、移花接木,灵活机动。倘若原来太高的目标一时无法实现,可用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来替代,这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。 第六、寻找原因,理清思路。当你受挫时,先静下心来把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出来,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。 第七、情绪转移,寻求升华。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集邮、写作、书法、美术、音乐、舞蹈、体育锻炼等方式,使情绪得以调适,情感得以升华。 第八、学会宣泄,摆脱压力。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、理解你的人,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。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,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,可以减轻精神疲劳。 第九、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。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,应当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。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导之以行,循循善诱,使你从“山穷水复疑无路”的困境中,步入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境界。 第十、学会幽默,自我解嘲。“幽默”和“自嘲”是宣泄积郁、平衡心态、制造快乐的良方。当你遭受挫折时,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,比如“吃亏是福”“破财免灾”“有失有得”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,或者“难得糊涂”,冷静看待挫折,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。 缓解工作压力 一、确定方向,不走冤枉路 仔细想想作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,希望藉此得到什么结果,这样做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。 二、正面的看待问题 乐观而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必胜的法宝。把负面的压力向正面转化,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。 三、有效地组织工作 1、列出明天你所能预见的工作。 2、按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做出划分和排序。 3、将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请别人代办,或者推后。 4、依照排序、有条不紊地把工作完成。 四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事建立有益的、愉快的、合作的关系。 五、及时总结,妥善计划 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,并不时查阅,一是总结经验,二是为自己寻找自信。同时要为将要进行的工作,制定一些短期计划,做尽可能细致的准备。 六、不要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减少你所关注的琐事数量,别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,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就由它去。 七、享受个人空间 不要总是想着工作,努力在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,如与家人、朋友在一起等。 八、适当的运动 每天寻找时间放松,如呼吸新鲜空气,做适量的运动以释放压力,放松大脑,恢复精力。 放松心情 1、如果您觉得力不从心,那么就停止任何额外的加班加点。 2、拥有一两个知心朋友。 3、犯错误后别过度内疚。 4、正视现实,因为回避问题只会加重心理负担,最后使得情绪更为紧张。 5、不必事事、时时进行自我责备。 6、有委屈不妨向知心人诉说一番。 7、常对自己提醒:该放松放松了。 8、少说“必须”“一定”等硬性词。 9、对一些琐细小事不妨任其自然。 10、不要怠慢至爱亲朋。 11、学会“理智”地待人接物。 12、把挫折或失败当作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有机组成部分。 13、实施某一计划之前,最好事先就预想到可能会出现坏的结果。 14、在已经十分忙碌的情况下,就不要再为那些份外事操心。 15、常常欣赏喜剧,更应该学会说笑话。 16、洗个温水澡,边洗澡边唱歌。 17、欣赏最爱听的音乐。 18、去公园或花园走走。 19、回忆一下一生中最感幸福的经历。 20、结伴郊游。 21、邀请性格开朗、幽默的伙伴聚一聚。 22、力戒烟酒。 23、作5分钟的遐想。 |
支付到海之莲的单位银行账户:
户名:温州市海之莲心理健康咨询有限公司
开户行:中国工商银行温州教育新村分理处
账号:120300 680900 0027853
个人银行快速转账:
开户行:农业银行乐清分行
账号:62284 8033 02585 19512 收款人黄秋杨
支付宝转账快捷支付:
账号:13868730825(黄秋杨)
我们对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要求如下:
√真心热爱心理咨询行业与这份神圣的事业
√取得国家二级心理证书
√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
√特别欢迎本科或研究生是心理学专业的
如您认同我们的理念,请将您的详细简历发送至: 761061986@QQ.COM, 你也可以直接拨打我们的网站电话进行咨询。